飼養貓貓最害怕也最難處理的就是牠們身上出現了皮膚病症狀。相信這是所有飼主不願意面對的噩夢吧!以下內容整理了貓咪主要常見的皮膚病和症狀圖片,以及改善方法!各位主人們,趕快接著看下去吧!
1. 耳疥蟲
貓耳疥蟲是由微小的「蟎」引起的。貓耳疥蟲感染之常見症狀,耳朵搔癢,貓抓耳行為會十分明顯,還會出現大量的“深色耳垢”及臭味。貓會出現甩頭的動作,試圖將耳內的異物甩出。耳朵也有皮膚發紅、發炎、痂皮等皮膚異常現象。
改善方法:
定期使用體外驅蟲產品,讓毛孩的身體保持保護力,若對於產品驅蟲效果包含哪些類型的寄生蟲,也建議可以直接諮詢獸醫師為您說明會更加清楚。
2. 貓癬
身體狀況不佳,或是免疫力低下的貓咪為貓癬感染的高風險群,最常見是幼貓,以及其他包含罹患貓白血病、罹患愛滋病、或長期使用類固醇治療造成免疫抑制的貓。貓癬感染的症狀包括脫毛、掉毛、形成圓型禿、皮屑、紅斑等,並伴隨有或無瘙癢感,以及出現因為貓咪抓搔導致的傷痂或紅腫。
貓癬不僅是貓咪嚴重的皮膚病,一旦不小心觸碰到病灶也是會傳染人類的,是一種具有傳染力的皮膚病。
改善方法:
很多貓咪都會攜帶貓癬黴菌,但不是每一隻帶原者都會發病,所以照顧好貓咪的身體狀態,提升自然抵抗力是可以預防貓癬發生的。
獸醫認為,強化的免疫系統需要脂溶性維生素E,維生素E可以幫助保護身體抵抗禦皮膚和其他細胞中的自由基,對狗的免疫系統非常有益,配合天然的、營養豐富的飲食,便能夠支持或平衡免疫系統。
3. 過敏性皮膚炎
貓跟人類一樣,會對「環境過敏」及「食物過敏」。花粉、灰塵和黴菌為三種常見的環境過敏原。食物過敏則必須由獸醫進行皮膚和血液檢查以確認是否為食物過敏。 貓咪的過敏性皮膚炎會造成瘙癢、發紅和皮膚腫脹。過度的抓搔和舔舐會導致皮膚傷瘡和其他皮膚狀況,包括脫毛,掉屑,痂皮和發炎。皮膚的病徵可能會遍佈全身,也可能在集中在一個或多個區域發生。不同貓之間皮膚瘙癢的分佈和強度各不相同,但頭頸部的瘙癢是最普遍的。
改善方法:
給患病貓帶上伊麗莎白圈,防止繼續抓咬和舔舐患處。
抗氧化劑的補充是能幫助貓貓預防一些隨著年紀增長而出現的皮膚問題。其中維他命A是一種脂溶性維他命,可以幫助組織生長及修復、黏膜的再生並維持皮膚及眼睛的健康,有效舒緩過敏性皮膚炎。 (推薦閱讀: 貓貓皮膚病的3大徵兆!預防勝於治療!)
4. 跳蚤過敏性皮膚炎
顧名思義,是由跳蚤叮咬後,傷口出現紅色的小丘疹,貓咪因癢而搔抓後,出現傷口,有時傷口還會合並黴菌、細菌感染,使病灶區愈擴愈大。
改善方法:
先除去身上既有的跳蚤,可利用藥浴或是外用滴劑。
對於過敏搔癢的部分,可給予口服藥治療繼發的感染,一般療程約要3-4個星期。
定期徹底打掃環境,殺蟲、消毒。
避免帶寵物到草地或犬貓常出入的場所,防止野貓狗甚至老鼠到家附近傳染給家裡的寶貝,都是防治的重點。還可以補充適量的維他命A和E,以幫助恢復炎症損傷。
對於過敏搔癢的部分,可給予口服藥治療繼發的感染,一般療程約要3-4個星期。
定期徹底打掃環境,殺蟲、消毒。
避免帶寵物到草地或犬貓常出入的場所,防止野貓狗甚至老鼠到家附近傳染給家裡的寶貝,都是防治的重點。還可以補充適量的維他命A和E,以幫助恢復炎症損傷。
5. 毛囊炎
貓咪在達到性發育成熟的年齡後,身體內的性激素如果分泌過於旺盛的話,就會造成體內內分泌失調,表現在皮膚上的反應就是毛囊炎。此病公貓比母貓更易發生,而且多見於尾巴和下巴處。雖說貓咪不需要經常洗澡,但日常的被毛梳理是不能忽視的。若貓咪的被毛擀氈打結,長久下來就會積聚油脂,引發毛囊炎。
改善方法:
貓貓毛囊炎的症狀多數比較輕微。先把患病貓患有貓咪毛囊炎部位的貓毛給剪短之後,再用鹼性大的洗滌劑將該部分清洗一下即可。
日常營養補給也是非常重要,很多時家長們都是會把最好的給毛孩子補身,但營養是否足夠也是存在問題,所以最好選擇由獸醫調配的營養補充食品,不但份量不會過多過少,更會完美地滿足狗狗都營養需求,達到最佳效果。
即使零食或保健食品,也要注意成份,尤其是肉的成分,可選擇低脂的肉,如袋鼠肉等,確保貓貓皮脂分泌正常。
6. 膿皮症
膿皮症的病因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原發性一般是由於貓貓自身抵抗力下降,致病菌侵入毛囊和皮脂腺引起,這種原因較為少見,大多數膿皮症都是因為繼發性原因引起的。繼發性一般是由於貓貓皮膚因外傷或蟎蟲、跳蚤等叮咬導致細菌感染引起。
改善方法:
治療貓咪膿皮症應該把患貓的毛發剃光,減少細菌的滋生和幫助通風,周圍的毛發剃短,避免有其他患處觀察不到。
平時給貓咪洗澡使用寵物專用的沐浴液,洗完澡後注意要把毛發徹底吹乾,注意環境衛生,讓貓咪經常曬太陽,使其處於幹燥溫暖的環境當中。日常生活中多多留意細節,搭配平時保養,適時補充皮膚所需的營養,可以穩定維持毛小孩皮膚的健康狀況,在換季或是較為潮濕的氣候下比較不容易發生過敏或搔癢紅腫的情形!
平時給貓咪洗澡使用寵物專用的沐浴液,洗完澡後注意要把毛發徹底吹乾,注意環境衛生,讓貓咪經常曬太陽,使其處於幹燥溫暖的環境當中。日常生活中多多留意細節,搭配平時保養,適時補充皮膚所需的營養,可以穩定維持毛小孩皮膚的健康狀況,在換季或是較為潮濕的氣候下比較不容易發生過敏或搔癢紅腫的情形!
7. 毛囊蟲症
通常在健康的皮膚,即有少量毛囊蟲存在。當體弱或免疫不全時,該蟲即大量繁殖,侵佔毛囊,而形成禿毛。如再受細菌感染,惡化為毛囊炎、膿皮症。較輕的禿毛型,多發於臉部及嘴角,大都可以治療。如病情惡化,則延及全身,成為頑固的皮膚炎,發出惡臭。
毛囊蟲症的治療主要是以殺蟲為主,可用外用殺蟲藥,通常可以很快的殺死毛囊蟲,當然還有其他口服或注射的藥物可以治療,不過療效卻不是那麼顯著。
8. 脫毛症
若碰到身體廣泛性、對稱性脫毛,脫毛處皮膚變黑,且毛孩同時出現鼻樑與尾巴禿毛、精神食慾改變、多渴多尿、皮膚變薄、腹部腫脹等其中一種症狀,就要特別注意潛在的內分泌疾病風險!
最常見的就是腎上腺機能亢進、甲狀腺低下,以及未結紮或隱睪的公犬公貓,因睪丸腫瘤而引發雌激素中毒。若有內分泌失衡的狀況,脫毛就不只是看起來禿禿的這麼簡單,很可能會惡化為嚴重電解質失衡、脫水等危及生命的症狀。
改善方法:
貓貓出現突然掉毛或皮膚結痂脫毛,首先要檢查貓貓多一點,加強注意貓貓的營養吸收,有沒有偏食現象等等。發現毛孩突然掉毛掉到身體禿了一塊,尤其是大面積、對稱脫毛,還是盡快就醫比較保險!
9. 甲溝炎
貓咪指甲溝炎的癥狀表現為:煩躁、食欲降低,頻繁的舔舐指甲,並且不敢進行跳躍等激進性的運動。貓貓的指甲縫出現紅腫或者是指甲根部出現紅腫,潮濕等臨床表現。
比較懶惰或者是很胖的貓咪舔毛不方便,如果家長不能定期修剪腳毛,長長的腳毛很容易滋生細菌,造成貓咪腳趾及指甲發炎。
改善方法:
主人平常要保持貓咪足部的清潔,定期為它清理腳掌,帶小貓外出回家之後要及時清理和檢查貓咪的爪子,因為它在外面走可能會有髒東西帶到它的腳上,及時清理可以避免細菌滋生。另外食用維他命E可減輕貓貓的皮炎症狀。
10. 疥癬蟲
此種微生物會寄生於真皮內,傳染力特別強,由直接或間接接觸傳染。會引起慢性炎症、脫毛和產生刺激。患部初現於耳朵外緣、肘及後踝關節,再逐漸擴及全身。大部分貓咪會極度搔癢,其他可能見到脫屑痂皮、局部脫毛、潮紅,後期皮膚可能會苔蘚化。
改善方法:
較安全且有效的方式為2%溫水稀釋硫磺的皮膚擦拭,每週使用直到症狀緩解,通常需要6-8周的治療時間。(需在獸醫師的建議下使用)
除此之外,外寄生蟲滴劑、或是皮下注射外寄生蟲針劑也是有效方式。
除此之外,外寄生蟲滴劑、或是皮下注射外寄生蟲針劑也是有效方式。
11. 皮膚癌
基底細胞瘤是動物最常見的皮膚癌之一。事實上,它佔貓所有皮膚腫瘤的 15% 至 26%。起源於最深的皮膚層之一。基底細胞腫瘤往往發生在老年貓身上,尤其是暹羅貓。
與其他腫瘤一樣,基底細胞腫瘤可以是良性的(例如基底細胞上皮瘤和基底細胞瘤),也可以是惡性的(例如基底細胞癌)。然而,轉移很少見,不到 10% 的基底細胞腫瘤是惡性的。儘管大小不一(直徑為 0.2 到 10 厘米),但它通常表現為一個孤立的、邊界清楚的、成形的、無毛的、凸起的皮膚腫塊,通常位於貓的頭部、頸部或肩部。貓的腫塊也經常色素沉著、囊腫,偶爾會出現潰瘍。
改善方法:
雖然冷凍手術(通過液氮冷凍)可用於較小的病變(直徑小於 1 厘米),但手術切除是首選的治療方法。大多數貓在手術後完全康復。配合保健品,令狗狗補充足夠營養,有足夠的抵抗力,應付病痛。